首页 > 实用范文

乡镇图书馆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25-04-03 07:11:45
乡镇图书馆建设经验交流材料(全文共7408字)

我们**镇是运城市较为偏远的山区乡镇。早在五十年代初,我们就在柏王山下建起了图书室。1984年学习外地经验,与文化站图书室合并成如今的文化中心图书室。

图书室现有管理人员4个,藏书36000册,固定读者1500人,年图书流动量6xx册次。主要担负着全镇9个村民委员会46人自然村,10余个驻镇企业、学校以及驻镇单位图书爱好者的图书借阅任务。

作为一个偏山区乡镇图书室,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五十年如一日,利用图书室这个阵地,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为引导农民奔小康服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靠的是什么呢?

一靠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二、靠全社会共同支持、帮助;三、靠王玺卿这样兢兢业业的管理人员,可以说,没有王玺卿,我们**图书室就不可能坚持50提,更不可能有今天的规模与影响力。1951年图书室刚成立,王玺卿就参加了图书室管理工作,1994直到年去世。四十多年来,他与图书室一起走过了一条艰难而又曲折的道路,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验了所热爱的图书室事业。四、靠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图书管理和图书服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为此,近年来,我们坚持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将他们选送到市图书馆或同级文化机构拜师求教,并定期聘请市馆专业人员前来我室进行讲课、示范、带班,不断促进图书室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使管理员真正做到业务精、素质硬。五、靠搞好服务发挥图书作用。藏书是为了利用最大即度地发挥图书的教育作用使其更好地为家业科技致富服务,这是创办图书室的根本宗旨。为方便群众和广大青年的借阅,我们采取了“一送、二借、三设点”的便民服务方式。一送,是定期给行动不便的老人或病人送书上门;二借,是图书室定时借阅,节假日照开不误,做到开馆时间经常化;三设点同是根据全镇居住分散、效能不便的特点,以自然村为主设图书服务点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借阅。

为真正发挥图书作用,我们图书室还办起了各种板报、读书心得专栏,定期向介绍、推荐最新的家业科技资料和信息,为群众寻找勤劳致富的良策。同时,我们图书室经常开展有益的图书活动,如知识竞赛、读好书寻妙计等活动。通过读书使群众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学科学、用科学”意识得到增强。

通过图书室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地图书的兴趣越来越强,科技致富的招数也越来越多。

第二篇:乡镇图书馆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文章标题:乡镇图书馆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我们**镇是运城市较为偏远的山区乡镇。早在五十年代初,我们就在柏王山下建起了图书室。1984年学习外地经验,与文化站图书室合并成如今的文化中心图书室。

图书室现有管理人员4个,藏书36000册,固定读者1500人,年图书流动量62014册次。主要担负着全镇9个村民委员会

46人自然村,10余个驻镇企业、学校以及驻镇单位图书爱好者的图书借阅任务。

作为一个偏山区乡镇图书室,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五十年如一日,利用图书室这个阵地,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为引导农民奔小康服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靠的是什么呢?

一靠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二、靠全社会共同支持、帮助;三、靠王玺卿这样兢兢业业的管理人员,可以说,没有王玺卿,我们**图书室就不可能坚持50提,更不可能有今天的规模与影响力。1951年图书室刚成立,王玺卿就参加了图书室管理工作,1994直到年去世。四十多年来,他与图书室一起走过了一条艰难而又曲折的道路,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验了所热爱的图书室事业。四、靠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图书管理和图书服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为此,近年来,我们坚持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将他们选送到市图书馆或同级文化机构拜师求教,并定期聘请市馆专业人员前来我室进行讲课、示范、带班,不断促进图书室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使管理员真正做到业务精、素质硬。五、靠搞好服务发挥图书作用。藏书是为了利用最大即度地发挥图书的教育作用使其更好地为家业科技致富服务,这是创办图书室的根本宗旨。为方便群众和广大青年的借阅,我们采取了“一送、二借、三设点”的便民服务方式。一送,是定期给行动不便的老人或病人送书上门;二借,是图书室定时借阅,节假日照开不误,做到开馆时间经常化;三设点同是根据全镇居住分散、效能不便的特点,以自然村为主设图书服务点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借阅。

为真正发挥图书作用,我们图书室还办起了各种板报、读书心得专栏,定期向介绍、推荐最新的家业科技资料和信息,为群众寻找勤劳致富的良策。同时,我们图书室经常开展有益的图书活动,如知识竞赛、读好书寻妙计等活动。通过读书使群众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学科学、用科学”意识得到增强。

通过图书室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地图书的兴趣越来越强,科技致富的招数也越来越多。

《乡镇图书馆建设经验交流材料》来源于,欢迎阅读乡镇图书馆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第三篇:乡镇图书馆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文章标题:乡镇图书馆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我们××镇是运城市较为偏远的山区乡镇。早在五十年代初,我们就在柏王山下建起了图书室。1984年学习外地经验,与文化站图书室合并成如今的文化中心图书室。图书室现有管理人员4个,藏书36000册,固定读者1500人,年图书 ……(快

文网省略234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模与影响力。1951年图书室刚成立,王玺卿就参加了图书室管理工作,1994直到年去世。四十多年来,他与图书室一起走过了一条艰难而又曲折的道路,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验了所热爱的图书室事业。四、靠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图书管理和图书服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为此,近年来,我们坚持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将他们选送到市图书馆或同级文化机构拜师求教,并定期聘请市馆专业人员前来我室进行讲课、示范、带班,不断促进图书室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使管理员真正做到业务精、素质硬。

五、靠搞好服务发挥图书作用。藏书是为了利用最大即度地发挥图书的教育作用使其更好地为家业科技致富服务,这是创办图书室 的根本宗旨。为方便群众和广大青年的借阅,我们采取了“一送、二借、三设点”的便民服务方式。一送,是定期给行动不便的老人或病人送书上门;二借,是图书室 定时借阅,节假日照开不误,做到开馆时间经常化;三设点同是根据全镇居住分散、效能不便的特点,以自然村为主设图书服务点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借阅。

为真正发挥图书作用,我们图书室还办起了各种板报、读书心得专栏,定期 ……(未完,全文共1012字,当前只显示609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乡镇图书馆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第四篇:建设学习型乡镇经验交流材料

创建学习型乡村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乡加快学习型乡村建设,为经济发展积蓄了能量、提供了动力,实现了新发展、新飞跃。

强化领导,为建设学习型乡提供组织保证

……此处隐藏2425个字……的发展模式积极争取威信智溢茧丝绸有限公司于今年3月在回龙村唐家湾和新田两个村民小组试点种植蚕桑,按照当年育苗、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嫁接、当年见效的目标发展建成“一步成园”桑园208亩,夏秋两季已养蚕18盒,产茧622.8公斤,单产34.6公斤,蚕茧收入1.25万元。为进一步发展壮大蚕桑产业,先后4次组织镇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306人到四川珙县孝儿、底洞等乡镇进行实地参观学习。通过反复召开群众会,交流学习体会,群众发展蚕桑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今年秋播已落实宜桑地块3200亩,并已全部育苗完备。10月底,全县蚕桑生产工作会议在xx召开后,落实2014年春播桑园面积2900亩,到2014年新建桑园可达6000亩以上,为xx在3年之内桑园突破10000亩,产茧上万担,收入达到2014万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苎麻产业上,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扶持,在文兴村建成苎麻基地100亩。通过示范带动,今年全镇种植苎麻面积达300亩,加上原有苎麻面积,全镇共有苎麻1000亩。今年已收购苎麻16.5万斤,实现产值62万余元。

在香兰菜产业上,充分利用秋冬季农闲地和该产业“短、平、快”的优点,引进四川香兰菜公司到xx投资建厂,建香兰菜加工点4个(其中今年新建2个)。今年,全镇春秋两季香兰菜种植面积突破4500亩,可实现产值200万元以上。其中,马鞍村团山村民小组村民李文玉今年种植香兰菜15亩,收入10000元以上。

在甜苦竹和经济林果产业上,巩固现有5000亩甜苦竹和5000亩经济林果,强化科技培训,加大管护力度,提高科技含量。今年,甜苦竹产业实现笋产量20万斤,产值20万元,经济林果实现产量40万斤,产值40万元。

科技兴村出成效。一是强化科技普及培训。镇党委从强化科技意识和科学理念入手,依托党校、农广校等培训渠道,同时开辟田园学校、农民课堂、科技党课等新途径,按照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开展分类培训,对农科队伍强化科技更新,对村组干部强化科技武装,对农民群众强化科技普及。目前,全镇农科人员为农服务的意识、措施普遍增强,80%以上的村组干部掌握了一门以上实用技术,1000余农民成为“土专家”、“田秀才”。

强化科技推广应用。为了使科技成为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第一动力,我镇紧紧围绕巩固传统粮畜产业和打造绿色特色产业基地两大产业发展目标建成了13个各具特色的科技示范基地,带动农户应用科技新品种、新技术、新措施、新机具,加速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民增收。目前,全镇2个“六村建设”示范村初步实现有企业带动、有基地覆盖,成为科技推广应用的典范。

强化科技支撑体系。一是围绕做大做强绿色特色产业,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经济实力强、扶持政策好、科技水平高、服务意识强的优势,直接带动3000余户农户发展绿特经济。二是积极筹建“支部+协会”的营销模式,带领农民闯市场,提高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发挥组织优势,统筹涉农项目资金,推动部门帮扶。今年以来,政府部门捆绑使用和争取公司投入项目资金56万余元,带动农户自主投入37万余元,激活了城乡市场。

民主管村聚民心。用制度规范村务。坚持党管农村与村民自治相结合,建立健全了村“两委”议事、表决和联席会议制度,推进村“两委”协调运转;坚持民主管村与依法治村相结合,建立了村务公开和民主听证等制度,推进村务规范运行;坚持整体建设与精细管理相结合,推行民主评议、民情恳谈等制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用体制保障民权。一是坚持农民当家作主,实行村集体资产由村民理财小组管理,建设项目由村民派代表全程监督管理;二是坚持“一事一议”,研究村务请村民听证,村级重大事项交由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投票表决,执行结果由村民评判议决。

用法治规范综合治理。结合开展“五五”普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送法到村组活动,推动村干部和农民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巩固深化平安创建成果,扎实

开展禁毒防艾工作,严厉打击以“六h彩”为主的赌博活动。强化民主法治示范村巩固和创建活动,发动群众组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防群控网络。

依法治村保平安。依法治村重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墙报、标语和印发宣传资料等宣传形式对护林防火、人口与计划生育、道路交通安全等法律法规进行宣传,使法制宣传教育进村入户。今年以来,利用广播、有线电视宣传100余次,出板报32期,书写宣传标语56条,印发宣传资料6000余份。

依法治村靠服务。一是法庭到农村设立临时法庭巡回审理民事案件。今年以来,xx法庭到农村设立临时法庭巡回审理民事案件15起,现场旁听人数超过2014余人次。二是派出所在各村建立警务站,把派出所的办公场所搬到第一线,不仅方便群众办事,还为群众节省了开支。

依法治村靠制度。建立健全依法治村制度,制度明确规定:亮出一块牌子,让村民明白村委会谁值班;制定一套规划,公示发展目标;展示一张图表,介绍村委会职责和服务功能;开辟一个专栏,告示村务开展情况和财务收支状况;设置一个意见箱,听取群众反映;建立一套档案,有完备的议事记录和工作报告资料;固定一个村民议事地点,方便村民议事和听政。

依法治村保平安。把民兵应急分队组建成护村队,村与村签订书面协议,相互联保,轮流值班,一星期一循环,做到白天有人看,晚上有人转,小事有人问,大事有人管,户户都平安。建立了镇、村、组三级调解网络,调解成功率达99%,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民事、刑事案件的发生。

文化活村促和谐。强化活动阵地建设。在继续巩固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果的同时,积极筹措资金1万余元,对xx村文化活动室进行改造,为更好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服务“三个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开展文艺进村活动。一是组织文化站等部门工作人员对富有xx特色的花灯歌舞等地方戏种进行搜集整理,创新编排了《这里是红军走过的地方》等节目为群众演出。二是组建农村业余文娱演出队,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巡回到村组进行演出,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同时,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目前,已组织各类文艺演出26场次。

开展“三清五改”活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在全镇认真开展“三清五改”活动,有效改善了镇容镇貌、村容村貌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目前,xx村沙坝滩村民小组新农村建设试点通过开展该项活动,村容村貌已焕然一新。

通过 “六村建设”工作的开展,找到了xx镇党建工作与服务三农的契合点,找到了以党的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达到了加强基层组织、提高党员素质、服务农民群众、推动农村发展的目的,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形成了党员受教育“内有动力,外有压力,前有引力,后有推力”的促进机制。

默认推荐访问其他范文:

乡镇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乡镇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乡镇工业园区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乡镇幼儿园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乡镇小康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乡镇图书馆建设经验交流材料(全文共7408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