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向量积分配律的证明(精选多篇)

时间:2024-07-07 15:45:27
向量积分配律的证明(精选多篇)(全文共4541字)

第一篇:向量积分配律的证明

向量积分配律的证明

三维向量外积(即矢积、叉积)可以用几何方法证明;也可以借用外积的反对称性、内积的分配律和混合积性质,以代数方法证明。

下面把向量外积定义为:

a×b=|a|·|b|·sin.

分配律的几何证明方法很繁琐,大意是用作图的方法验证。有兴趣的话请自己参阅参考文献中的证明。

下面给出代数方法。我们假定已经知道了:

1)外积的反对称性:

a×b=-b×a.

这由外积的定义是显然的。

2)内积(即数积、点积)的分配律:

a·(b+c)=a·b+a·c,

(a+b)·c=a·c+b·c.

这由内积的定义a·b=|a|·|b|·cos,用投影的方法不难得到证明。

3)混合积的性质:

定义(a×b)·c为矢量a,b,c的混合积,容易证明:

i)(a×b)·c的绝对值正是以a,b,c为三条邻棱的平行六面体的体积,其正负号由a,b,c的定向决定(右手系为正,左手系为负)。

从而就推出:

ii)(a×b)·c=a·(b×c)

所以我们可以记a,b,c的混合积为(a,b,c).

由i)还可以推出:

iii)(a,b,c)=(b,c,a)=(c,a,b)

我们还有下面的一条显然的结论:

iv)若一个矢量a同时垂直于三个不共面矢a1,a2,a3,则a必为零矢量。

下面我们就用上面的1)2)3)来证明外积的分配律。

设r为空间任意矢量,在r·(a×(b+c))里,交替两次利用3)的ii)、iii)和数积分配律2),就有

r·(a×(b+c))

=(r×a)·(b+c)

=(r×a)·b+(r×a)·c

=r·(a×b)+r·(a×c)

=r·(a×b+a×c)

移项,再利用数积分配律,得

r·(a×(b+c)-(a×b+a×c))=0

这说明矢量a×(b+c)-(a×b+a×c)垂直于任意一个矢量。按3)的iv),这个矢量必为零矢量,即

a×(b+c)-(a×b+a×c)=0

所以有

a×(b+c)=a×b+a×c.

证毕。

三维向量外积(即矢积、叉积)可以用几何方法证明;也可以借用外积的反对称性、内积的分配律和混合积性质,以代数方法证明。

下面把向量外积定义为:

a×b=|a|·|b|·sin.

分配律的几何证明方法很繁琐,大意是用作图的方法验证。有兴趣的话请自己参阅参考文献中的证明。

下面给出代数方法。我们假定已经知道了:

1)外积的反对称性:

a×b=-b×a.

这由外积的定义是显然的。

2)内积(即数积、点积)的分配律:

a·(b+c)=a·b+a·c,

(a+b)·c=a·c+b·c.

这由内积的定义a·b=|a|·|b|·cos,用投影的方法不难得到证明。

3)混合积的性质:

定义(a×b)·c为矢量a,b,c的混合积,容易证明:

i)(a×b)·c的绝对值正是以a,b,c为三条邻棱的平行六面体的体积,其正负号由a,b,c的定向决定(右手系为正,左手系为负)。

从而就推出:

ii)(a×b)·c=a·(b×c)

所以我们可以记a,b,c的混合积为(a,b,c).

由i)还可以推出:

iii)(a,b,c)=(b,c,a)=(c,a,b)

我们还有下面的一条显然的结论:

iv)若一个矢量a同时垂直于三个不共面矢a1,a2,a3,则a必为零矢量。

下面我们就用上面的1)2)3)来证明外积的分配律。

设r为空间任意矢量,在r·(a×(b+c))里,交替两次利用3)的ii)、iii)和数积分配律2),就有

r·(a×(b+c))

=(r×a)·(b+c)

=(r×a)·b+(r×a)·c

=r·(a×b)+r·(a×c)

=r·(a×b+a×c)

移项,再利用数积分配律,得

r·(a×(b+c)-(a×b+a×c))=0

这说明矢量a×(b+c)-(a×b+a×c)垂直于任意一个矢量。按3)的iv),这个矢量必为零矢量,即

a×(b+c)-(a×b+a×c)=0

所以有

a×(b+c)=a×b+a×c.

证毕。

第二篇:12014-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

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

制作人:张明娟审核人:叶付国使用时间:2014-5-8编号:12014 学习目标:

1、 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及其运算;

2、 通过向量数量积分配律的学习,体会类比、猜想、证明的探索性学习 方法;

3、通过解题实践,体会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方法.

学习重点: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及其应用.

学习难点:向量数量积分配律的证明.

重点知识回顾:

1、两个向量的夹角的范围是:;

2、向量在轴上的正射影

正射影的数量为;

??3、向量的数量积(内积):a·b=;

4、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

??(1)a?b?;

(2)a?aa

(3)cos?=;

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

1()a?b?b?a;

(2)(?

(3)(a???a)?b?a?(?b)??(a?b)??a?b;?b)?c?a?c?b?c

22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常用公式

(1)(a2

(2)(a?b)(a

证明:(1)

(2)

?b)?a?2a?b?b?b)?a?b22

典例剖析:

例????1、已知a=6,b=4,a与b的夹角为600,

??求:(1)b在a方向上的投影;

??(2)a在b方向上的投影;

(3)a ?2b?a?3b??

例????02、已知a与b的夹角为120,a=2,b=3,求:

22 ()a?b;(2)a?

b;(3)(2a 1

(4?5

? ?b)(?a?3b)

??1,a与b夹角为120,问t取何值0

?t

????????a3、已知=3,b=4,(且a与b不共线),当且仅当k为何值时,向量a?kb与a?kb 互相垂直?

???????变式:已知a=1, b=2, a与a?b垂直.求a与b的夹角.

练习题:求证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04、已知a=2,b=4,a,b?120,求a与a?b的夹角.

课堂小结:

跟踪练习:

1、下列运算不正确的是()

a.??a??b??c??a????b?c??b.???a?b??c??a??c???b?c?

c.m???a???b?ma??mbd. ?a???b??c??a????b?c??

2、设e?、e?,则?2e????

12是两个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为6001?e2????3e1?2e2??(

a.?99

2b. 2c.?8d.8

3、已知?a??7, ?b?7,a???b?7,则a?与b的夹角为();

4、已知:向量a?与?b的夹角为1200,且a??4, ?b?2,求:

(1)a???b;(2)3a???4b;(3)?a???b???a???2b

第三篇: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的教案说明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的教案说明

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曹丽梅

一、教学内容的本质:

本教案是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一册(下)第五章平面向量的第六节内容,整个课题按照课程标准分两个课时,这是第一课时的教案。

平面向量数量积第一课时的教学,通常要求形成数量积的概念,得出数量积运算的公式,并把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应用意识的目标,有机地融入知识学习和技能形成的过程之中。平面向量数量积是平面向量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这一节主要介绍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是两个向量之间的一种乘法,是中学代数中从未遇到过的一种新的乘法,与数的乘法有区别,同时这一节与下一节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有着紧密联系。由于向量既能体现“形”的直观位置特征,又具有“数”的良好运算性质,是数形结合和转换的桥梁。而这一切之所以能够实现,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功不可没。通过对这一节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几何意义,重要性质及运算律,又可使学生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问题,而且为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表示的学习做了充分准备,对后面正,余弦定理的证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根据“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在高中数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且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应以人为本注重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观察问题,进而得以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希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的应用及渗透

平面向量作为一种工具,重在应用,而且今后用向量方法特别便于研究空间里涉及直线和平面的各种问题;而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作为一种特殊的运算也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求向量的模长,夹角,推导正、余弦定理等。

由于向量来源于物理,并且兼具“数”和“形”的特点,所以它在物理和几何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众所周知,物理与数学是密不可分的,而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比比皆是,举不胜举,反过来物理又可为某些数学知识作有效的解释。比如:本课时的引入就是以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所做的功为模型,事实上这也就是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意义,这样可以更贴近生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同时解析几何也往往将向量作为有力的解题工具。

三、教学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课程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她倡导的“关注过程”“强调本质”“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等都向我们昭示出高中数学课程的价值取向。

为使《数学课程标准》得以顺利实施,教师理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成为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通过精心设计、实践与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程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与学生的经历和经验相联系,关注学生的体验、感悟和实践过程。

基于以上认识,对于“平面向量数量积及运算律”引入,我进行了这样的

教学设计: 首先演示一个外力作功的实验:w=|f| |s|cosθ,并揭示这个物理模型的实质,即:力与位移的数量积。

其次,具体分析平面向量的夹角,向量的数量积、重要性质等概念,并巩固练习。 再者,基本概念均简明有效的给出,为之后学生深入学习、探究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从定义出发推导运算律也变得简单易行。随后,从特殊到一般,得出数量积的几何表示。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中,学习活动进展顺利,学生们都显得游刃有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运算律的理解有些难度,总的感觉是:在核心问题上的处理不太容易把握,学生需要较多的时间去探究和体验。

结合多年教学发现学生对数量积的结果是数量重视不够,解题中往往忽略,

?学生容易忽略;书写中符号“?”学生容易省略不写,教学和作业中发现问题教师应时常提醒学生及时纠正,避免重复错误;运算律中消去律和结合律不能乱用,要给学生讲清楚一定不能与实数的运算律混淆,这些地方应反复给学生强调。

最后,在有效落实教学目标的同时,如何让学生的“学”更轻松些,让教师的“教”更顺畅些,使“数量积”的概念形成更具一般性,更能揭示“数量积”的本质内含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教法及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引导式与讲练相结合,并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理解定义之后引导学生推导数量积的性质,通过例题和练习加深学生对平面向量数量积定义的认识,初步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定义的运用。这一切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因此,要精于课堂教学设计,并在实践中进行反思和再设计,形成一系列适合学生认知、发展的教学方案。同时,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不断增强自主性、探索性、合作性和思辨性,促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贯彻数形结合思想是克服难点的有效举措.通过例题、练习的分析讲评和学生积极主动的解题实践,运用(敬请期待更好文章:WWW.)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到提高。由于课堂教学准备的较充分,基本能达到预定目标。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整理教学中的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的成功与不足的重要过程。因此教学后适时的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学,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反思。

第四篇:用正弦定理证明三重向量积

用正弦定理证明三重向量积

作者:光信1002班 李立

内容: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转化,最后用正弦定理来证明三重向量积的公式——(a?b)?c??(c?b)a?(c?a)b。

首先,根据叉乘的定义,a、b、a?b可以构成一个右手系,而且对公式的观察与分析我们发现,在公式中,a与b是等价的,所以我们不妨把a、b、a?b放在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让a与b处于oxy面上,a?b与z轴同向。如草图所示:

其中,向量c可以沿着z轴方向与平行于oxy平面的方向分解,即:

c?cz?cxy

将式子带入三重向量积的公式中,发现,化简得:

(a?b)?cxy??(cxy?b)a?(cxy?a)?b这两个式子等价

现在我们考虑(a?b)?c刚好被a与b反向夹住的情况,其他的角度情况以此类推。

由图易得,(a?b)?c与a、b共面,a与b不共线,不妨设(

a?b)?c?xa?yb,

a,cxy

?(

?

,?),b,cxy

?(0,

?

),所以:

在三角形中使用正弦定理,得

a?b)?csin[?-a,b]

?sin[

xa

?

yb

sin[a,cxy?

?k]

?

?b,cxy?

又因为a?b)?c?abcsina,b

所以,解得k=abc, 于是解得:

x= bcxycosb,cxyy??acxycosa,cxy

?b?cxy ??a?cxy

由图示和假定的条件,(a?b)?c在a和b方向上的投影皆为负值,所以x,y都取负值,

所以,

(a?b)?cxy??(cxy?b)a?(cxy?a)?b

其他的相对角度关系,以此类推,也能得到相同的答案,所以:

(a?b)?c??(c?b)a?(c?a)b,命题得证。

小结论:当直观解答有困难时,可以通过分析转化的方法来轻松地解决。

第五篇:两个向量的数量积

8、《两个向量的数量积》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现代教育理论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应本着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将此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下面就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重难点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是现行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二册下第九章第5节的内容。在本节之前,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空间向量的一些知识,包括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共线向量和共面向量、空间向量基本定律,这些知识是学习本节的基础。

向量概念的引入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捷径,同时也引入了一种新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坐标法,同时也引入了一种新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同时,两个向量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数量积来表示。因此,研究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点知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掌握空间向量夹角和模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掌握两个向量数量积的概念、性质、计算方法及运算律;

2.能力训练目标:掌握两个向量数量积的主要用途,会用它解决立体几何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个性品质目标: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数量积在实际问题中的初步应用。

4.创新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重难点分析

教学的重点是两个向量数量积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在此基础上应该让学生理解两个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这也就是本节课的难点。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将从教法和学法上进行讲解。

四、教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素质。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采用引导式、讲练结合法进行讲解。

五、学法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联想法:要求学生联想学过的向量知识,特别加深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性。1

(2)观察分析法:让学生要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新。

(3)练习巩固法:让学生知道数学重在运用,从而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其差距。

下面,我将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程序及设想

七、板书设计

板书要基本体现整堂课的内容与方法,体现课堂进程,能简明扼要反映知识结构及其相互联系;能指导教师的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同时不完全按课本上的呈现方式来编

排板书。即体现系统性、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启发性、创造性的原则;(原则性)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内容,希望各位老师对本堂课的说课提出宝贵的意见。 谢谢。

6

《向量积分配律的证明(精选多篇)(全文共4541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