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教师暑期读书心得交流

时间:2024-07-07 15:44:15
教师暑期读书心得交流(全文共1636字)

柳暗花明——读《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有感

在工作室暑期读书心得交流活动的推荐书目中,本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心理,我选购了《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这本书。通过一个暑期的阅读与思考,“相见恨晚”之情充溢着我的内心。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的作者是唐全腾。他在教书一段时间后,重新回去读书,从而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书中重点研究了23种教育心理现象,每种心理现象都用校园中最常见的的实际教育案例来支撑,从而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心理学的原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学校教育,从学习、关系、决定三个角度解释了从众、模仿、习得无助等现象,并结合教学场景进行分析,从教师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认识和处理方法。

这本书介绍的一些学生心理知识中,很多观点让我感慨良多,结合教学实际中看到的现象,也让我解开了心中的结。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自掏腰包,购买比学校奖励更胜一筹的奖品奖励学生,更有甚者直接发放现金。这一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甚至短时间内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我也曾思考:作为一名收入偏低的小学教师,我们的财力能够支持我们走多远?如果换了老师,这一奖励方式不再执行,那将是一个怎样的局面?这……真的好吗?读了《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中的“过度辩证效应(内在动机的强度,有可能因为外在动机的加入而遭到破坏。一件原本他喜欢做得事情,可能因为我们不必要的奖励,让他误会自己做某件事的原因是为了得到拿分奖赏,结果奖赏一旦消失,他也就失去做某一件事的动机了)”,我的内心豁然开朗。在动辄向老师问责的教育大环境趋势下,老师们发现可以用奖励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但和体罚相比,奖励的成本较高,我们以个人的实力是走不远的。“人性倾向懒惰,所以往往选择曾经用过的方法,或是最简单的方法,而忽略了这个方法现在还适不适用,或是这个方法已经违反了某些大前提(教育规则)”。在我原任教的学校,曾有一位英语老师,面对无心学习的学生承诺:“凡是在期末考试中能取得80分以上的,每人奖励五十元。”期末考试后,还真有几名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考出了八十分以上的成绩。拿到成绩单的时候,这几个学生没有看看自己其他科的成绩怎样,更没有去分析分析自己的得失,而是拿着成绩单一脸骄傲地去向老师索取曾许诺的奖金。到第二个学期,因为觉得上期的奖励过高,自己无法兑现,该教师取消了这一奖励方式,因此引起部分学生的不满,甚至公然表示不再学英语。因此,在老师们在实施奖励的时候,不必要求一定要得到回报,或者甚至也不必要学生一定要懂得感恩。但至少要让学生知道这个奖励绝对不是所谓的“理所当然”。奖励也不会是灵丹妙药,用得不好,后果仍然是蛮糟糕的。

书中讲到的“习得无助(当个体认知自己的能力无法解决困难,对目前的环境变化无法控制,或是对未来发生的事情无法预测时,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延续,个体将会丧失斗志,进而陷入绝望的心理困境)”心理不仅存在于学生中间,也同时体现在了部分老师身上(包括我自己)。在我班上有几个学生,家长大字不识,孩子不认真听课、作业不完成。对这些学生也曾开了很多小灶,却效果甚微。每次家访或电访,家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对不起老师”,之后再无下文。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想放弃,可每天看着不学无术的他们,内心都像压着一块大石头。读了这本书,我想在开学后给这些孩子一些克服小困难和小挫折的机会,看看效果如何。

对于学生的“从众”心理,我是特别认可的。在“从众”这个方面低年级的孩子尤为突出。若老师能加以利用,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恰到好处地树立楷模,大部分孩子就会不自觉地向其靠拢,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

总之,本书的每一个观点,皆依托于一个具体的实例,然后进行深入的心理剖析,让我理解了很多之前所教学生的“无理”行为,让我发出“早知道就好了”的喟叹,颇感“柳暗花明”之震撼!书中许多观点,都让我开始对我的教育方式进行反思。确实,不管教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最后还都要靠“人”来实现。尽管我的“习得无助”心理较严重,但“教育问题就是人的问题”,这是不可辩驳的。要解决自己在工作实际中遇到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我自身的问题。我们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人物,要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就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则更加体现在教师对教育心理方面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不仅要加强学科知识的提升,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更要加强教育心理知识的学习,努力成为一位称职的好老师。

《教师暑期读书心得交流(全文共163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